【求职锦囊】求职邮件表情卖萌易被刷,多数求职者中枪

2023-05-10 14:56:27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中介的交流,据调查在计算机中介交流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表情符号,私人和工作邮件中17.7%的与工作相关的电子邮件包含了至少一个表情符号。


  我们之所以使用表情符号是因为表情符号可以在文本交流中表现出积极的语调,能够体现出使用者的宜人性和幽默感。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微笑的个体产生更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微笑的人显得更有吸引力、更真诚、更值得信赖、更具有胜任力等等。            


  但是在虚拟场景中,使用微笑的表情符号也能够产生更好的第一印象吗?


   Ella Glikson 等人做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符号对虚拟第一印象影响的研究。他们找来了203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生,要求他们想象自己参加了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会他们收到一些自己队友的一些信息。


参加实验的研究生们随机分成四组。


  第一组看到是不同性别下平和表情的队友真人图片;


  第二组看到的是不同性别下微笑表情的队友真人图片;


  第三组看到的是队友发来的一封纯文本的电子邮件;


  第四组看到的是队友发来的一封包含两个表情符号的电子邮


  主试测试了四组被试对队友的热心、胜任力的打分。结果发现,微笑能传递温暖。不过,比起微笑表情真人微笑表情下被试会感到队友的更多的热心;而在胜任力上,微笑表情让被试觉得队友胜任力不足,纯文本的邮件有更高的胜任力打分。


  也就意味着——


  在面对真实的微笑和虚拟的微笑表情,人们会觉得真实的微笑更温暖。


  使用虚拟微笑表情则让人们觉得你能力不行,不如只呈现纯文本信息。


  划重点:表情符号用不好,不如不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生活是不是不应该使用虚拟的表情符号呢?


  其实也要看情况。


  就像文中一开头的露娜,她在正式的求职邮件中使用了微笑符号,这就是不恰当的。如果在非正式场合,比如朋友聊天,使用表情符号当然无可厚非。


  为什么在正式场合使用表情符号会让对方产生低胜任力的第一印象呢?


  EASI(Emotions as social information)理论认为人们在正式的场景中不恰当的情绪性表达会造成不良后果。微笑的表情符号在工作场景的使用显得不够正式,所以别人会产生对方是一个不太专业的人的想法,从而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


(文字选自大学生就业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百姓生活网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