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市人大政务咨询会上,不少部门透露正打造便民的信息平台。对此,马正勇表示,目前广州已整合打造出了便民APP“广州通”,囊括了多个部门业务。
“信息平台职能以前是在科信局,成立科创委后将会划出去。以前科信局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各部门将各自信息平台建成孤岛,不能共享信息。同时使信息平台建设能共享现有的设备设施,不做重复投资。”他表示,今后各部门做出的信息平台自然会进入“广州通”后台,里面将囊括各部门的信息平台,“这样市民就不需要一个个去下载”。
对于新组建的科创委,马正勇表示,该机构与科信局相比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方面将更加强调从微观到宏观的科技创新管理,“以前科信局强调具体项目的评审、判断。科创委将来出的政策、管理的重点都不会是具体的项目,而是如何在更宏观的层面推动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科创委将更加强调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以前科技系统是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申报项目,我们评完以后验收,又回到这个系统,是一个内循环。”他说,今后将特别强调科技与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平台、民生、国际合作的结合,防止以前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以前也许一个项目做得很好,但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没关系。现在我们强调要与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系,要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行”。
他同时表示,相比而言,科创委的职能将更加体现在统筹上,“将对全市所有的创新资源、平台、资金有一个统筹的职能”。
“此前科信局注重项目评审,因为制度漏洞出现了腐败问题,请问现在是如何避免的?”对于记者抛出的问题,马正勇表示,目前对于科技项目的管理,科技部门已实现由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完全由专家打分决定是否获得扶持,“科技部门不直接判断一个项目的情况,我们部门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在内,是没有项目判断和取舍权力的”。
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实现流程全公开,“今年会有多少项目,会有多少钱,多少人申报,申报后会选多少专家,哪些项目评审上,都会在网上公布。”他说,只有阳光才能防止暗箱操作,而不是通过保密。此外,科技部门还建立了信用黑名单制度,“对所有的项目申请者、专家等,只要出现违背有关制度行为,经核实后会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并在一定时间禁止在广州地区申报科研项目。”
他同时透露,今年上半年,科技部门将出台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方案,“我们提出的方案主要是由政府、银行、企业三方来分担贷款风险,就不要担保公司再分担了。方案已在各部门征求意见,要不要搞资金池,现在各部门还未达成共识”。
■新快报记者 罗仕 实习生 毛斯琪/文
■制图 王云涛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百姓生活网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