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呆人做保,傻人做媒。”意思是,做担保和做媒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好处,却可能会导致巨大风险。“智商欠费”却又心地软弱的人尤其要提高警惕,不然就可能像江苏的吴女士一样,好心帮朋友担保贷款8万,3年后竟变成1000多万负债。一家人焦头烂额,丈夫更是气得要离婚。
好心帮帮朋友担保贷款8万
朋友到期不还钱还劝她借高利贷
根据多家大陆媒体报道,这起连环担保案的当事人是江苏46岁的吴邦平女士。吴女士主动打电话向媒体求助,说因自己背着老公做了些事情,没想到老公竟要她净身出户,结束25年的婚姻。
老公要离婚的原因,根据吴女士的说法,是因为她3年多前好心帮朋好友担保,贷款8万块钱。
2013年的7月,吴女士的朋友陈某说自己想开鞋店,但是手头有点紧,想让吴邦平帮忙担保贷款8万。陈某是吴女士同村的邻居,也是生意场上的朋友,算是个处得来的姐妹。出于同情,吴女士就答应了,陪着陈某到银行办理了8万元的贷款,贷款人陈某,担保人吴邦平,为期一年。
一年以后贷款到期,陈某却说,自己没钱还款。陈女士作为担保人,只好承担连带责任,替她还钱。当时吴女士自己手头也没有流动现金,不得不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借钱,才还清了8万块,而这笔钱陈某至今都没有还给她。
不仅如此,之后陈某还可怜巴巴地表示,希望吴女士帮忙再做一次担保。不过,这次借钱找的不是银行,而是民间借贷,也就是俗话说的“高利贷”。
吴邦平拿出了一份陈某当初想让她担保签字的文书,上面写着如果到期不能还款,逾期按照每天300块钱支付利息,另外还友滞纳金等费用,3年算下来得有30多万。这么大一笔钱,吴女士就没有贸然答应。
朋友反复找她担保
说谎欺诈无计不施套路深
吴邦平告诉记者,当初为陈某担保是瞒着老公做的,自己损失了8万也不敢告诉老公。但今天,老公竟然因8万元要和自己离婚,她觉得无法接受。
但记者向吴女士的丈夫万永华问起时,万先生却说,夫妻矛盾的原因绝不只是这8万块,而是而是1000多万元钱的损失。而这项天文数字般的巨额损失,都是因陈某引起,而吴女士的糊涂、轻信和软弱在其中起了推动作用。
万永华说,2010年,陈某的一处厂房打算出售,吴女士决定把它买下来。双方商量之后,决定首付258万,贷款162万,共计420万。但是,等到房产过户的时候,陈某突然表示,房产之前抵押给了另一家公司,需要700多万才能赎回。凭空多出近300万的债务,万永华想放弃交易。但吴邦平不同意放弃,因为之前已支付了20万的定金,不想浪费这沉没成本。吴女士当时还威胁说,如果不买这处厂房,她就要和万永华离婚。
后来,夫妻俩以吴邦平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400万,万永华作为担保人,还款年限5年。他们约定,陈某每月承担大部分还款,但才一个月,陈某就表示没钱继续还贷。万永华夫妇只能自己在外面借钱,来偿还银行的贷款。为了厂房和所谓友谊,吴女士和丈夫承担了复杂的连环借债和贷款负担。而陈某则凭着一个估值不定的厂房和无赖嘴脸,不仅拿到了200多万的现金,还将400万的债务甩给了自己的朋友夫妇。
后来,陈某又找一个民间借款人借钱,但仍需要万永华夫妇作担保,原因是厂房有一部分产权属于万永华夫妇。同时陈某也答应,如果她不能还上钱,万永华还了,那么陈某的房子就归万永华夫妇所有了。
骑虎难下,万永华只好捏着鼻子继续替陈某担保,向陈某所找的这个民间放贷人借款。但更让他恼火的是,借款签字的时候数额是120万元,后来却就变成了400万元。万永华告诉记者,是陈某自己去修改了合同的数额,吴邦平是知道的。
现在陈某还不上款,于是民间放贷人便起诉了万永华,要求由作为担保人的他承担连带责任,偿还400万元。这400万元加上银行贷款的400万元,还有当时给陈某的首付258万元,算起来一共损失了1000多万元!
8万元担保变成1000万债务
复杂的担保+借贷+买卖交易令人焦头烂额
本来是单纯的购买厂房,结果里外背了上千万的债,万永华气疯了。这起涉额达千万元的复杂经济纠纷,目前正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万永华之所以要离婚,直接导火索就是吴邦平替陈某担保的8万块。之前他毫不知情,最近才发现那张担保单据,这让他开始反思,老婆究竟瞒了他多少事,这样的老婆将来还会给他带来多少麻烦。
万永华说,他现在每天根本睡不着觉,想想那一千多万就让人焦头烂额。,如果银行贷款还不上就将厂房拍卖,拍卖的钱不够偿还贷款的话还要把他家的房子拿去拍卖,他吓得腿都软了。
再三担保只是出于同情心?
智商不足千万别涉及大额金钱游戏
听了万永华的一番话,记者问吴邦平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不值得信任的坏人担保,吴邦平说,陈某是她的邻居、朋友和客户,且陈某与她年龄相仿,遇到了困难,她忍不住同情她,帮助她。
仅仅因为同情就要让自己和丈夫陷入各种经济纠纷之中,吴女士的脑洞真是不可思议。
为人担保借款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行为,有着严肃的法律后果。作者劝告看文章的各位读者,不要只顾着人情或面子就轻易签字,不然等待自己的可能是一辈子都逃不出的一个大坑。如果对自己的判断力和抗风险能力没有足够信心,不如接受古训,远离所有担保行为以及所有的大额金钱游戏。